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首页    行业资讯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促进我国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发电、电网、用电等环节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能源结构。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能源结构将不可避免地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型。《中国能源供需报告》预计,今明两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将继续增长。其中,能源生产总量2023年约为47.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2024年约48.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能源消费总量2023年约为55.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2024年约为57.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7%。

 

 

过去是保障煤炭供应以满足总量供给不足,现在是要大力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直至实现零碳。在业内看来,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完全可以由海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

 

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更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农村地区是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最好舞台,很多农村用户分散、单体负荷小、离大电网远,规模化的基础设施难以应用,这些特点却适合更加灵活的、因地制宜的能源发展模式。在解决乡村废物处理问题的同时,又实现了能源就地产销,一举两得。

 

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农村能源产业将大有可为。预计到2025年底,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1155万千瓦。

 

 

伴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力系统需求侧将发生最直观的变化。一些屋顶光伏、新能源汽车所有者,不光消耗电能,也可以向电网系统反送电,成为能源电力“产销者”。未来,越来越多的“产销者”进入电网系统,将成为影响电力系统负荷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适应这种变化,加强相关领域的投资,释放需求侧的用能潜力至关重要。

 

储能成了未来电力系统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新型储能。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投资规模29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随着“新能源+储能”成为新能源行业重要发展模式,新型储能投资增速维持高速增长。

 

参与新能源产业绿色投资,对于企业而言,不光能收获经济效益,而且能收获生态环保效益,提升企业品牌形象。随着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未来行业投资发展空间广阔,预计规模总量持续扩大。

 

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26.4%;能源生产总量加快增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6.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

 

 

在“双碳”目标推进下,清洁能源消费不断提升,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9.4亿吨标准煤,占比17.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023—2024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将继续增长。能源生产总量2023年约为47.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2024年约48.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能源消费总量2023年约为55.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2024年约57.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7%。

 

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指引下,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格局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为导向的能源消费生态加快形成、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释放绿色发展空间、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技术变革加快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的能源治理体系加快完善、共享发展为目的国际能源合作加快落地。

 

专家对我国提升能源供需安全保障能力给出建议:坚持节能优先,着力提高电气化水平及用能效率;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建设,夯实能源自给基础;拓宽能源外部供给渠道,超前防范外部输入性风险;攻关能源核心技术,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优化能源政策体系,完善刚柔并济的能源安全支撑机制。

2023年11月29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