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将迎来国家管理规范 助力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更高效

首页    行业资讯    虚拟电厂将迎来国家管理规范 助力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更高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消息称,《虚拟电厂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获批立项,这意味着我国虚拟电厂建设将有国家统一管理规范。知情人士透露,《虚拟电厂平台架构技术规范》《虚拟电厂通信技术规范》《虚拟电厂资源信息模型》等后续行业标准申报也在同步进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欧美相对成熟的虚拟电厂相比,目前我国虚拟电厂还处于国家政府引导、电网实施阶段,两项国家标准获批,将使我国虚拟电厂概念内涵、功能形态尽快形成统一认识。

 

 

虚拟电厂是指利用电力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将多个分散的、不同类型的电源、负荷和储能设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灵活的能源系统,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优化。

 

虚拟电厂的核心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网联设备和能源设备等多种技术手段构建的电力智能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调度。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将多个分散的电源、负荷和储能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能源系统。

 

它不是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煤电、水电、核电等发电厂,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将发电、用电、储能等资源进行梳理聚合,与外部集控系统、管理平台等配合进行协同控制、协同优化,实现数据分析、运行策略调整等,从而根据市场变化需求进行碳市场、电力市场交易。

 

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对分散的电源、负荷和储能设施的联合管理和优化调度。虚拟电厂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力交易: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电力交易,即将多个分散的电源、负荷和储能设施的电力交易集成起来,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优化。虚拟电厂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电力的实时监测和调度,从而实现对电力的有效利用和优化分配。

 

储能调度: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储能调度,即将多个储能设施的储能集成起来,实现对储能的动态管理和调度。虚拟电厂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储能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储能的有效利用和优化分配。

 

负荷调度: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负荷调度,即将多个电力负荷的调度集成起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动态管理和调度。虚拟电厂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智能开关等设备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控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力负荷的优化调度。

 

 

从虚拟电厂产业链来看,上游是分布式电源、多元储能设施、可控负荷等基础资源,如工厂车间、商场楼宇、大型用电设备等;中游是负荷聚合商,包括数字能源平台、综合能源服务商、充电设施制造/建设/运营、电力工程服务商等,可与电力调度中心、电力交易中心互动;下游则是虚拟电厂运营商,如电网公司、工商业用户以及其他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主体。

 

虚拟电厂的优势在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供应成本,同时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面对当前电力紧张、需供不平衡、能效偏低等矛盾,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微电网的快速发展,虚拟电厂的资源聚合方式,将使工厂、居民都可以参与到虚拟电厂的价值创造中,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形式。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使得负荷资源规模化聚合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推动虚拟电厂的发展。此外,虚拟电厂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应成本,保障电力安全,从而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一是加快规范制度制定,形成一套统一的虚拟电厂管理规范,明确虚拟电厂并网接入、调度运行和运营的主体,明确电源、电网各方职责划分;二是不断完善电力市场改革,为虚拟电厂提供好的盈利环境,从而通过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虚拟电厂领域;三是聚焦关键技术研究,从技术层面增加虚拟电厂可接入的资源种类,降低虚拟电厂建设成本,提升虚拟电厂稳定经济运行的能力。

 

未来,虚拟电厂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023年3月20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