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饱和家电企业寻求跨界 为何集体青睐光伏?
数据显示,2019年起,国内家电逐渐进入存量市场时代,疫情、消费疲软则放大了家电企业的增长挑战。家电行业的发展开始出现明显分化的迹象,整个行业步入了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现象,家电巨头们也在积极考虑转型发展的问题。为了走出低谷,家电行业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产品结构高端化;二是抓住新周期,押注第二增长曲线。
而跨界新能源成了新的潮流,其中一条道路就是跨界做光伏。有的继续扩大产能,比如近日格力电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达成深度合作;有的已经尝到丰收的喜悦,比如创维光伏业务一年的营业额已经能够达到百亿。此外,还有美的、康佳、海尔、TCL等巨头纷纷布局光伏产业。
转型路径千万条,为何集体青睐光伏?
首先是光伏行业的景气度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光伏行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装机量增速预计在40%左右。据预测,2022年全球将新增光伏装机228GW,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34GW。作为累计装机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中国光伏产业潜力巨大。
光伏产业和家电业在底层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从家电企业的角度出发,选择投资光伏产业,更可能看到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与传统家电行业相比,光伏正处于加速扩张期,家电企业深度布局光伏储能,既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营收规模,又可以分享光伏产业的政策红利与市场红利。
其次是政策层面利好消息频出。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要达到39%左右。市场方面,光伏发电自2021年以来实现全面平价入网,整个行业进入稳步增长时期。数据显示,2017-2021年的5年间,光伏行业整体毛利润平均增速达到27%,2021年,全行毛利润达到2779亿元。
目前家电厂商主要聚焦于分布式光伏等新型光伏技术,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选择布局光伏产业,一方面家电作为能耗很大的产品,借助光伏储能等技术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一方面,依靠家电巨头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制造根基,可以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中发挥出更好的融合效果,为自家产品进行赋能。在传统家电的基础上,通过先进技术的赋能,可以打造出一系列的绿色节能产品,提升企业自身的想象空间,甚至可以实现行业赛道的转换。
虽然家电巨头纷纷布局光伏产业,但是否影响上市公司自身的估值定价以及市值规模,还是要看光伏等业务的实际收入比重。如果占比很小,那么只能够说明是试探性行为,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定价与市值规模影响非常有限。
对家电巨头来说,虽然急着寻找新的盈利突破口,但从总体上来看,新业务收入的实际占比并不高,现在仍处于持续投入、加大研发的阶段,现在谈盈利空间大幅提升或者行业赛道的转换,依然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