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转型 赋能绿色发展

首页    行业资讯    推动能源转型 赋能绿色发展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国务院此前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安全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展如何?“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领域应该如何发力?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2亿千瓦,同比增长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亿千瓦,同比增长2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9亿千瓦,同比增长24.1%。

与此同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风电、光伏和水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6.9%、97.9%和97.8%左右。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38元和0.36元左右,同比分别下降10%和18%,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燃煤标杆基准电价水平,为下一步高比例、低成本、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要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同时,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持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20年底,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电机组约为9.5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超过8亿千瓦,火电厂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5.8克标准煤/千瓦时,较2010年下降超过27克标准煤/千瓦时。据测算,供电能耗降低使2020年火电行业相比201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亿吨。

但是,目前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仍超过40%。《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积极推进供热改造”。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提出,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

此外,“十四五”时期,还要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增速,科学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全面实施油气绿色生产行动,大力推进油气输送降碳提效,积极推动油气加工转型升级,深入开展碳捕集技术研发应用。

能源系统本身品种繁多、体系复杂、供需紧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必须把握好电力、煤炭、油气、新能源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位,要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安全降碳。

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虽然具有清洁零碳的优势,但也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短板。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大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双向调节作用。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要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同时,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风光互补、水火互济等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完善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十四五”时期,要树立绿色低碳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更好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大任务,努力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

2022年1月10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